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: 首页> 它山之石
杭州萧山:农村文化礼堂再现传承乡村文脉

来源:享学网 发布时间:2014-02-21 作者:系统管理员

收藏

 “礼堂”再现传承乡村文脉

3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已开门迎客今年计划再建40家

河上文化礼堂建设,村民在做特色团子。记者 彭鹏摄(资料图片)

    礼堂,这个在“老底子”用于群众聚会、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的场所,可谓是旧时最潮流的交流方式之一。不同于以往的送文化下乡,文化礼堂是农村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。

  为了将这份传统文化延续下去,进一步丰富农村百姓的精神生活,去年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的部署,萧山区积极实施“农村文化礼堂建设”工程,并将其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畴,力争再现文化礼堂的热闹盛景。截至目前,已有3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开门迎客,今年还计划再建40家农村文化礼堂。

  在这些特别的地方,我们不仅能看到农民们热热闹闹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场景,还能重温入学礼、成人礼、新人礼、开蒙仪式等特色传统文化礼仪,真正浸润了萧山农民的生活。

  A

 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推行标准化建设

  萧山的农村“文化礼堂”怎么建设?根据方案,萧山区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计划以3到5年为期,以“文化礼堂、精神家园”为主题,坚持设施建设与内容建设相同步,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,以有场所、有展示、有活动、有队伍等“四有”为基本标准,在全区行政村建成一批集学教型、礼仪型、娱乐型、长效型等“四型”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,用以延续乡村文脉,满足农民精神追求。

  事实上,在实际“动工”的过程中,农村“文化礼堂”的建设也各有特色。

  筹措资金方面,一大批“文化礼堂”充分利用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和多方筹措,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运行提供资金保障;还有部分行政村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,如戴村镇三头村的“文化礼堂”,就由大湖头自然村的村民们自发募捐1200万元翻建而成。

  载体规模方面,大部分农村“文化礼堂”在建设过程中吹起了“节俭风”,不大兴土木,而是将村庄本就保留完好的旧祠堂、旧礼堂进行重新装修。北干街道荣庄村面临拆迁实际,特别将农村文化礼堂的“五廊”设计成可拆卸式,这样一来,拆迁时,长廊可以整套搬迁,既不降低标准,也不刻意浪费,科学而实用。

  建设风格方面,也积极探索“个性化之路”。南阳街道岩峰村文化礼堂主打伞文化;新塘街道傅楼村文化礼堂特别设置军人榜,激发村民的爱国情怀;宁围镇新华村更是投资90余万元,新建近60米长的亭廊式长廊,既是宣传长廊,又成为百姓休憩的好去处。 

  (记者 张婷)

  B

  一处礼堂一处景共织文化服务网

  现在,只要你走进任何一个萧山的农村“文化礼堂”,感受到的文化“气息”是不同的。一处礼堂一处风情,它们,共同织就了一张萧山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。

  服务一 文化娱乐

  没有装饰华丽的舞台,没有大腕明星的耀眼登场,50余平方米的文化大舞台,却是新街镇新塘头村村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、成就舞台梦想的好地方。这个文化大舞台是新塘头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一部分。去年,村里出资重新修缮了这个舞台,并专门配备了一系列硬件设施。建成之后,舞台逐渐成为了有“艺术细胞”的村民活跃的主阵地。

  “几乎每家每户都来观看演出,位置都坐满了,没位置的只好站着。”说起年前的一场演出,村民徐大妈笑得合不拢嘴,“现在好了,家门口就能饱眼福。听说这个月底村里还在筹备一场演出,我可天天在盼着呢。”

  文化礼堂建设,带来的不仅仅是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村民们更渴望能有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,而文化礼堂则能给他们提供最直接、便捷的舞台。“我们的排舞队已经建起来两年了,因为缺少设施,一直没有机会登台献艺。文化礼堂建好后,队员们都可高兴了,这下有机会上台露露脸了。”来自“富裕新塘头”排舞队队长李文珍告诉记者。

  与新塘头村文化礼堂一样热闹的,还有河庄街道向公村文化礼堂。每当夜幕降临,在向公村人口文化广场上,就会有三三两两的妇女从家里赶来,她们随着欢快的音乐,甩起胳膊、迈开步伐。据该村负责人表示,现在,家长里短的少了;到广场里学习跳舞、扭秧歌的多了。文化广场日益成为村民,尤其是广大育龄妇女的娱乐活动主场地和休闲健身的主阵地。

  (记者 史健岚 王哲君)

  服务二 技术科普

  临浦境内有名的“水乡”新联村内有茅潭江,与浦阳江相通,村里人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。因此,该村在建设文化礼堂的过程中,做足了“渔文化”的宣传和技术科普。去年,村里投资25万元,用于文化礼堂的硬件设施建设,专门开辟一室作为“渔文化”陈列室,展出从村民家中收集来的老底子渔具等,供大家免费观赏。不少人家无偿将保留着的上百年前捕鱼用的“神仙钩”、“滚刀”、“捞网”、“乌篷船”等渔具捐献出来,可看性较强。

  为了将文化礼堂真正建出技术科普的特色,临浦镇政府专门邀请了镇内一批热心公益的教师、志愿者、大学生等担任礼堂建设的义务辅导员,为文化礼堂建设出金点子。临浦镇中的语文教师汤松法便是新联村的辅导员。平日里,他一有空就着手帮忙整理村里的渔文化科普资料。“我小时候常常在河沟里捕鱼捞虾,现在的孩子哪有这种乐趣?只会吃鱼,不会捉鱼,更别提分清不同鱼类之间的差别了。”汤松法说,各类淡水鱼曾是临浦渔民的“饭碗”,如何让子孙后代了解先人的生存状态,并将“吃饭本领”延续下去,是新联文化礼堂“渔文化”陈列室的一大亮点,因此,他准备将书本上的科普知识,如鱼卵、鱼苗到成鱼的整个生长过程等,以图表的形式,挂在陈列馆墙壁上,让孩子们在欣赏渔具的同时也能学到科普知识。

  戴村镇尖山下文化礼堂则更重视普及村里的“独门技艺”--跑马灯。原来,跑马灯是当地流传了300多年的民间风俗。为了避免这些传统技艺的消失,文化礼堂专门设置了展示室,希望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能散发出新的生机。

  (记者 张婷 徐文燕)      

  服务三 思想道德建设

  浦阳镇灵山村50多岁的许妙松家门口,最近多了样新鲜东西--文化长廊,其中的美德励志廊,那全是村里的名人,展示了灵山村历年来的镇级敬老好儿女、美德标兵、能人榜等内容。

  细看一下,这小村庄里,还真出了不少名人呢!比如许利川,曾随部队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,获得过全国金融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、“浙江省劳动模范”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,成为萧山金融系统乃至整个萧山地区少有获此殊荣的其中一名……村干部俞芳告诉记者,村里的文化长廊由村民民俗廊、发展成就廊、健康科普廊、美德励志廊、文物古迹廊等组成。“我们希望使广大村民了解本村优秀人物的同时,也促使大家践行传统美德,发扬艰苦拼搏的精神”俞芳说,美德励志廊文化长廊自去年年底建成以来,便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。“小辈们也可以看看村里的名人,向他们学习,在周边的村子里可没见到过这样的长廊。”不少村民为新建的长廊齐齐“点赞”。

  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在钱江世纪城·宁围镇新华村的文化礼堂也能看到。新华村文化长廊张贴着村民的美德故事、长寿老人的趣事等等,村民老沈就住在文化长廊附近,饭后经常到长廊里看看、坐坐。他告诉记者,长廊里的故事通俗易懂,读完,大家还会互相讨论,蛮有意义。

  (记者 洪科 冯俏蕾)

    服务四 构建村庄和谐

    戴村镇三头村,有个大湖头自然村,2013年该自然村的村民们齐心协力修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化礼堂。建礼堂的1200多万资金,全是大家自掏腰包募集的。

    大湖头村开建的这座文化礼堂,是老建筑的翻建,有个雅致的名字“怡怡堂”,意思为“兄弟和睦”。多年来,这座历史悠久的“怡怡堂”一直是村里重要的文娱活动场所,是村民们世代和谐相处的见证。由于历史年轮的洗礼,这些年,“怡怡堂”变得越来越破落。2012年,大湖头村的村民们决定齐心协力共修“怡怡堂”,由几位村民牵头成立了怡怡堂重修领导小组,具体负责修建的各种事宜。

    修建这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礼堂,需要很大一笔资金,钱从哪里来?这个难题,很快就得到了解决。在得知村里要修“怡怡堂”后,大湖头村的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进行募捐。任文达、任才良、任妙良、任生良、任伟……一位位村民纷纷慷慨解囊。500万、100万、50万、

    30万……捐助金额不管多少,都饱含着村民们的心意。没多久,“怡怡堂”的修建资金已累计到了1200多万。2013年年初,“怡怡堂”修建工程正式启动了,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,正在进行内部装修。预计今年3月份就能完工投入使用。

  (记者 施丹丹)

    c

    记者手记:构建农民的精神家园 任重道远

   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。自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来,“乡土文化”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词。如何传承并发扬乡土文化?在浙江,这个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28年居全国之首的富裕省份,从去年开始,全面铺开建设农村文化礼堂,为农民建设精神家园。

    萧山的农村文化礼堂,既符合省、市安排的规定动作,也建出了自己的特色。从已经开门迎客的3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情况来看,它们依傍传统文化,强调集体认同,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间。

    事实上,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几个月,一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,另一方面,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困境。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农村文化礼堂建设,较为突出的是经费问题。文化礼堂的日常运行,以及管理人员配备等等,都需要一定的经费,单靠专项资金扶持和自身建设,仍有些力不从心。

    其次,文化礼堂之创意也值得商榷。“虽然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多,但大多也是唱歌跳舞、书法比赛等,时间长了,难免让人觉得乏味。”一位村民说。的确,文化礼堂应注重内涵提升,比如堂谱和礼仪的丰富;文化礼堂的走亲活动;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,可更多地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而不是高大全的模范;此外,民俗也可以成为文化礼堂的展示、活动重点。

    文化礼堂的背后是如何建设农民的精神家园的问题。因此,记者试想,是否能将文化礼堂这一文化空间与农民的生活空间相结合?让礼堂不再仅仅是一个文化空间,更是生活空间,比如向红白喜事、入学礼、成人礼、新人礼外延,加强礼尚往来;再者,切忌形式主义、奢侈主义,以勤俭办事为原则,利用原来祠堂公共空间,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建设者和参与者。

  (记者 张婷)

上一篇:[上海] 市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协作组第八次会议举行
下一篇:县(市、区)社区学院内涵建设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