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东塘街道 发布时间:2025-04-27 作者:东塘街道
收藏自2017年启动“微孝扶老”项目以来,东塘街道牛婆塘社区始终将敬老爱老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。八年间,我们累计服务辖区老人800人次,志愿者通过上门为特困供养人员、留守老人、残疾人提供房屋清扫、心理慰藉、健康宣教等贴心服务,在点滴的关怀中架起了一座“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为”的连心桥。
我们这个项目的初衷是让每一位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。志愿者定期上门陪老人聊天解闷,倾听他们的心声;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屋、讲解保健知识;逢年过节组织慰问活动,让孤寡老人不再孤单。
而当下,通过八年的深耕,形成了“服务—赋能—反哺”的良性循环。老人们从“被关怀者”转变为“治理参与者”,用银发力量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新动能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袁桂馨、肖衍华夫妇的故事。2021年,86岁的袁桂馨在“红犁”志愿者上门服务时了解到遗体捐献的意义,她与老伴深思熟虑后,毅然决定签署遗体无偿捐献志愿书。对于他们的“惊人之举”,邻居和亲戚颇为震惊,他们却报之以潇洒一笑:志愿者们无私付出,我们也要为国家尽一份力。他们的选择,正是“微孝扶老”精神升华的生动写照。
“微孝扶老”不仅让老人受助,更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。78岁的张壬府曾是项目帮扶对象,如今他主动牵头解决小区路面破损问题,带领居民将家园打造成和谐样板;70岁的栋长侯晓梅组建“红犁矛盾调解队”,用经验和威望化解邻里纠纷;73岁的梁国亮每日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,宣讲政策、倡导文明,成为社区最接地气的“宣传员”。
其实,“微孝扶老”项目的意义,早已超越简单的志愿服务。它让尊老敬老成为社区的文化基因,让“奉献”与“反哺”交织成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。正如我常对居民们说的:“社区的温度,藏在一粥一饭的关怀里,更藏在代代相传的善意中。”微孝虽小,汇聚成河,这便是我们书写幸福的答案。
上一篇:及时排险,守护居民“头顶安全” |
下一篇:“现场招聘+直播带岗” 联动促就业 |